原标题:海南周刊 | 《古人之夜》:响应月光生长的花朵
《古人之夜》 作者:(美)南希·贡琳、(美)阿普里尔·诺埃尔 译者:郭峥栋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3年1月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杨道
(资料图)
当夜幕降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古人们在做什么呢?他们的夜生活都有些什么奇特的内容?今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以下简称《古人之夜》)一书,让我们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古人之夜》由三位在考古学领域颇有分量的学者南希·贡琳、阿普里尔·诺埃尔和郭峥栋共同撰写。三位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各种方法和资源重现了古人的夜晚,对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提出了质疑,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古代世界。
事实上,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夜间生活的考古论文汇集,属于本书中所称的“夜间考古学”这一主题领域的开创性集中研究,为我们呈现了北美20多位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涉及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
对于考古专业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和文献。该书的推出填补了夜间考古学领域的空白,人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古代文明和古人的生活。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古人之夜》时,人会渐渐地变得沉静,直至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该书从头到尾弥漫着一种静谧感,它阐述了古人的就寝方式、夜间仪式与照明,夜晚的文化意象,星座与建筑、夜间生产活动、神话故事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带领我们进入古代世界的那片暗夜。
几千年前,阿拉伯半岛的农作物或许会因为看不到星星而枯死。人们用星星计时。有人按星星从地平线升起的时间计算,有人则对比人造标记的方位,以此判断何时供水和停水。失去星星,就失去了一部分时间。
当古代世界的最后一丝暮光消失,温度会随之下降,味道和湿度也发生变化。《古人之夜》借着这缕暮光,折射独属于自己的光亮。它就像是响应月光生长的那些花朵,随月亮的出现散发出香味。
在我们的意念中,黑暗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模糊和危险的。而这一点,似乎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保持一致:夜晚,常常被用来营造和烘托死亡、邪恶、孤独和苦难。
有相关学者称,在黑暗中和火光下,社会关系、叙事风格和互动形式都会不同,人们白天的谈话很多时候会围绕着批评、抱怨和冲突,而夜间,古人围坐火堆前,对话中八成以上都在讲故事。
这是夜晚的情绪。《古人之夜》有这样的描述:在夜色的天然掩护下,巴哈马种植园的非裔奴隶会自由地舞蹈。他们戴上面具,穿上戏服,跟随羊皮鼓和牛铃的节奏舞动游行,直到太阳升起。这是属于他们的狂欢节,是本土文化认同和自我掌控的时刻。
而我国古人的夜生活,似乎更为丰富,南宋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词里的这些夜景,是宋代中国人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质:烟火气和极致的浪漫因子。这与《古人之夜》中的叙述是相契合的,无论是战争、耕种,还是其他象征性的活动,人们当时都必须密切注意月相。
在《古人之夜》中,作者对于古人夜晚生活的叙述,以一个极为新鲜的视角切入现代文明:现代城市文化与夜空的联系于1880年12月21日当天下午5点25分正式断开,托马斯·爱迪生按下了一个开关,将曼哈顿百老汇大街上的一长串白炽灯连接到了他附近的直流发电机上,一瞬间,电灯泡就把黑夜变成了白天。从那以后,发达国家的人几乎从未真正把自己置身于黑暗当中。
作为现代人类的我们,回望古人们在日落之后的生活,感觉是夜空向人类提供了一块画布。值得高兴的是,《古人之夜》以此记录和延伸了他们的宇宙观、神话、宗教和占星术。在夜晚,他们赖于星月的光,直到黎明的到来。
人类仅用100年时间就点亮了地球。在那之后,人们失去了与夜空的亲密关系,赢得了白天。(杨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