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吗?
在近日广州公布的首批挂地名单中,有个地方的宅地,价格显得格外突出——
那就是增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四千一平的楼面价,便宜到令人目瞪口呆,而其他上榜的选手,齐刷刷都是5位数。
再低点,都要与仓储、道路用地“称兄道弟”了。
虽然是在增城,但毕竟也属于一线城市,宅地只卖三四千,说出去肯定很多人都不信。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名义上的起拍楼面价,实际不会这么糟。
那我们就把配建的留用地安置物业、绿地等等成本都加进去,满打满算,3600元/平出头。
是有好那么一点点,但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
毕竟,2016年,万科在附近拿下的刘家村地块(即万科桃源里),成交楼面价都有4024元/平了。
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地块拍出高溢价的可能性并不大。
换句话说,如果地块成交,大概率也是底价。
这将创下近年最低记录,切切实实回到2014年左右的水平。
我们不妨简单对增城的地价做个回顾。
·2013年,增城还是增城市的时候,楼面地价大约是1000+元/平的水平;
·2014年,增城撤市设区后,朱村一口气推出了4宗地块,以3680元-4652元/平的价格被碧桂园、中铁、恒翔地产瓜分;
·随后几年,在地铁21号线以及各种规划利好的推动下,增城楼市爆火,地价也水涨船高,新塘、朱村、增江...多个板块的楼面价都迈入了“万元时代”。
最疯狂的,是2017年碧桂园拿下的新塘陈家林地块,高达23963元/平的楼面价,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新塘TOD@广州房产摄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增城楼市遭受毒打,土地市场也不能幸免,降价、流拍的消息层出不穷。
其中,2020年推出的正果池田村地块,楼面价仅3904元/㎡,最终也迎来了终止出让;
而2021年-2022年集中供地期间,增城共推出49宗涉宅地块,仅成交了28宗,流拍率超过四成。
从地块的成交楼面价来看,7000-15000元/平都有,万元左右居多。
这次的派潭镇地块,价格确实是很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背后的原因,或许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位置太偏,郊区中的郊区,配套跟不上,发展也有限。
之前看过一个颇为有趣的观点:增城只能分为新塘和非新塘两大板块,一个主流,一个非主流。
这么划分,虽然粗暴,但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增城大部分资源都向着新塘倾斜,其他板块更像背景板。
地块所在的派潭镇,就是典型的“非新塘”区域,其位于增城北部,西北是从化,东北是惠州市,有大片的山体和绿地,风光秀美。
但交通不便,教育薄弱,商业氛围几乎为0,主打的就是生态,换言之,没有预期的增长空间。
|北部地铁规划空白,《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
搞搞旅游度度假可以,但卖楼,悬。
别说涨价,有人接盘都得偷着乐。
地价低,也是常理。
二、增城不缺供应,房企没有迫切的拿地需求。
虽然从去年以来,增城极大力度压缩了土地供应规模,但多年的“粮仓”不是白当的,现有的供应就足够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巨量供应下,整个市场,长期都会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拿了地的房企,尤其是高价拿了地的房企,大多都很被动,最紧急的任务是卖楼回款,而不是加注补仓。
虽然近期市场回暖,部分楼盘也见机喊涨,但也只是少数有核心价值支撑的楼盘,大部分的项目还是在以价换量。
一些没有规划利好的盘,即使再优惠,都无人问津。
在这样的局势下,即使房企真的要拿,也会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新塘,尤其是地铁站附近,一些有开发性价比的地方,而非“空白”的边缘地带。
加入战局的派潭,如果不低点姿态,怎么争取房企关注。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是在否定增城。
作为广州楼市成交“一哥”,增城是有自身价值在的,东进节点,不限购,价低且稳定,对于想留在广州刚需一族来说很友好。
|2.6-2.12全市一手住宅表现,来源@中原地产i广州
但如果有投资的心态,还是趁早放弃吧。
别说购房者,就连开发商,都不敢对后市抱有猛涨的想法。
毕竟,地铁红利已经被透支得差不多了,道路交通、教育、商业、医疗等配套又一直没有更上一层楼,几年前什么样,现在基本还是什么样。
和早几年项目,增城面临的局势还要更加复杂。
这厢黄埔低价抢客,那厢佛山、东莞极力“勾引”,还得再争点气,才能逆袭。
标签: